保育及活化藍屋建築群對城市保育作了示範性的提示。藍屋建築群是草根階層的寫照,它在灣仔這個急速士紳化的區域,受到拆卸及商業重建的威脅。民間於是發起拯救行動,參與者包括居民,街坊,社工,建築師及保育專家。最後這三幢唐樓得以保存、修復及提昇現代生活設備。這是史無前例的公民力量的成果。在急速都市化,物業經濟掛帥的巨大壓力下,我們保護了本土被邊緣化的文化遺產,確值得其他城市化地區借鏡。
- 節錄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7年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産保護最高榮譽的卓越奬項給藍屋建築群的復修活化項目的評語。
留屋留人,是我們初衷的使命。
復修建築,復修社區,是我們的成果。
藍屋建築群,對於在這裡住了兩三代的老街坊來說,是充滿情感和回憶的家。我們成功保住了這老建築和街坊文化,背後的設計意念就是照顧老街坊對舊物的喜愛和加添一直缺乏的設施。設計行動就包括了復修和干預。復修就是修繕破損了的建築部件及將歷史的真確性展示出來。干預是正面的新設計建築,包括可供聚腳的小公園、將幾幢唐樓連在一起的連接橋、方便上落的電梯、還有提昇生活標準的小型廚房和浴室。新舊鄰居共同建立互助小社區。
香港建築中心將於十二月八日早上舉辦講座及建築導賞,並邀請We嘩藍屋設計建築師謝錦榮,為我們深入講解有關We嘩藍屋的背景及活化的計劃。
1. 建築講座及導賞
日期: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講者:
We 嘩藍屋設計建築師謝錦榮 – MDFA建築師事務所董事及創辦人
主持:
林中偉建築師 – 香港建築中心建築講場委員會主席
時間: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30分
地點:藍屋建築群 (香港島灣仔石水渠街)
語言:廣東話
費用:港幣$180 (HKAC會員) / 港幣$250 (非會員)
名額: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