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出戶 — 【公共休憩空間】
新型肺炎疫情下保持「社交距離」,政府呼籲大家盡量留在家裡,多個公共設施,如公園、運動場、兒童遊樂設施、燒烤場、健身設施等都暫停開放使用。畢竟隔離在家那麼久,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出去透透氣,曬曬太陽,鍛煉身體。這星期我們給大家分享一些香港和外國設計優美獨特、充滿活力的公共休憩建築 – 公園、遊樂場及文化廣場。暫時望梅止渴,齊心應對疫情。
“Cultures and climate differ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people are the same. They’ll gather in public, if you give them a good place to do it”
– Jan Gehl 丹麥建築師及城市設計師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葉頌文
建築師
【建築隨意門】(新城知訊台)
除了分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精彩建築,亦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本土發展和相關議題的見地
節目共賞
「韓國清溪川」(嘉賓:陳翠兒建築師、陳慧敏建築師、賴雪芬女士)
「日本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嘉賓:劉秀成教授、許允恆建築師)
「伊朗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嘉賓:黃德明建築師、龍籍騰先生)
「台灣羅東文化工場、宜蘭社福館、津梅棧道」(嘉賓:陳翠兒建築師、馮少文建築師、張永雄先生)
「哥本哈根 Superkilen」(嘉賓:陳翠兒建築師、李培基建築師)
**節目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5時於新城知訊台播出,請大家密切留意。
【筆講建築】(晴報)
由一群中心的建築師和會員撰寫,內容涉及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及城市發展的欣賞,進而讓人們反思對香港將來發展的願景和策略
「在這裏你可以找到來自以色列的渠蓋,來自洛杉磯的沙灘運動架,來自日本的櫻花樹,來自巴西、伊朗、瑞士的長椅,來自英國的傳統鑄鐵垃圾筒,及來自西班牙的乒乓球枱。Superkilen的公共空間就像是一個國際城市物件的室外展覽,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居民能互相欣賞,見證包容『不同』就是這國家的力量……Superkilen的成功,來自政府的支持、設計團隊的設計與概念,最重要的還是市民的參與。」
(摘取自《化腐朽為神奇的Superkilen》一文)
文章共賞
《化腐朽為神奇的Superkilen》(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鹿特丹文化廣場的啟示》(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都市雨傘#𠲍𠲍噹森林》(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具傳統文化元素的建築︰東區文化廣場》(撰文:劉達楹建築師)
《文化為本的建築:東區文化廣場》(撰文:劉達楹建築師)
**【筆講建築】逢星期五刊登於晴報,請大家密切留意。
【建人建誌】
同大家分享日常的建築小記
《Sim(Collage) City》
Site Visit 是做建築設計的重要一環。建築師在親臨基地感受現場環境和氣氛後,圖紙上的第一筆方能把構思連接地氣。不過,自從出現了Google Earth和Google Street View,大家只要上網已經可以進行虛擬『落Site』,做前期的資料搜集和分析。
當初Google Earth提供的立體地圖,只有起伏的山巒和零星的標誌性建築,城市裡其餘的大廈都沒有立體模型,感覺比遊戲Sim City還要粗糙。今天再用Google Map的3D地圖功能,發現仿真度非常高,有如複製了整個城市。以香港為例,密集的樓宇無論高矮肥瘦都一覽無遺,大街小巷以至天橋公路,甚至大廈天台的機電設施等細節都逼真地逞現。第一次見到,還驚訝Google究竟聘請了多少個繪圖員做3D苦力才可完成此項壯舉!
Google作為頂尖科技公司,是採用了一種叫「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的運算程式去重製虛擬城市。這是一項可以從一堆數碼相片中還原立體模型的技術。假設你要為一件物件做立體模型,你只須圍繞這件物件不斷拍照,這個運算程式就會從這件物件眾多的照片間計算出相對的關係,把2D的照片運算成3D的模型。照片間越多重複,運算出的3D關係就會越精準,所以拍照數量和角度越多,模型的解析度就越高。同樣的原理,要為城市做立體模型,就要為她大量拍照。Google Earth的做法就是把攝影機安裝在飛機上,在城市上空作地氈式的來回飛行和拍攝,再把這些海量的相片數據輸入Photogrammetry的程式,把3D模型運算出來。這些模型的立體數據是源自相片,它們便順利成章的成了模型的素材。(簡單地比喻,這個技術就如同我們雙眼的視覺:大腦會透過雙眼接收的影像微小的差異進行比較,判斷出物體之間的精準距離關係。這個視覺在我們打籃球投籃和斟茶給長輩時是份外重要的。)
在這全球疫情肆虐的時代,愛旅行的香港人被困家中,可以考慮登上Google Earth的虛擬世界裡敖翔一番,望梅止渴。以鳥瞰的角度重遊去過的景點,可能會有新發現。而我就對在虛擬香港裏飛翔,感到樂此不疲。
由於整個模型是由相片衍生出來,拍照的時刻和角度就決定了這個虛擬城市的組成。除了建成的樓宇外,興建中的建築地盤也一清二楚的被記錄下來(可以回到西九高鐵的大地盤)。有時候路面的交通程況也被立體化,比如紅隧的兩邊入口,因為行車緩慢,被不同角度的『影快相』後變成立體車龍。一些稍縱即逝的歷史時刻,也被抓拍凝結下來(可以重返政總旁的夏慤道)。
Google Map上的虛擬城市除了是提供資訊的立體資料庫,也是由不同時空碎片剪輯而成的Collage City(拼貼城市),穿梭其中猶如置身數碼藝術裝置,在立體迷宮裏重拾一塊塊城市拼圖。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
蔡杰宏
建築師
【建築101】
帶大家由淺入深去探索建築
《建築,其實唔難》#4
仲有兩個星期就77歲嘅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 堅係神級,2009年普立茲克獎得主。佢後生時係木櫃學徒,好自然培養咗一種匠人精神。就算出咗名,佢依然同團隊好似隱士咁,匿埋响鄉郊小鎮鑽研建築設計,唔想隨波逐流。
位於瑞士瓦爾斯的溫泉浴池 Thermal Bath 最出名,有機會大家可以去親身體驗一下浸浴文化。Zumthor 以石材及銅,巧妙地運用光線、水同氣味,塑造出一個相當樸實但充滿質感、溫度、空間體驗及驚喜嘅建築。能夠造出咁嘅設計,首先創作人要對空間同材料極度敏感!
如果藝術層次可以量化,咁位於德國科隆郊區的麥田小教堂,就一定唔止三、四層樓咁高。嗱,材料好簡單:準備112 碌樹幹同一大篤水泥,唔洗落橙皮。做法亦都好簡單,好似搭大戲棚咁先將樹幹三角形打斜疊起,跟住搵附近嘅農民一齊响樹幹外面徒手倒水泥,每日50cm,總共24層12米高,每層代表一日嘅一個鐘;重頭戲嚟喇,等石屎乾晒之後,放一把火燒咗藏响裏面嘅樹幹,搞掂! 入到嚟哩個小小嘅教堂,以粗糙嘅石屎,配合光線,請大家慢慢咀嚼空間,洗滌心靈。
一般人或者建築師聽完之後都係啞晒,正常嘅。Peter Zumthor 嘅建築睇落唔係嘩眾取寵嗰隻,相反係追求緊一種在地性,探索建築與人同周遭環境嘅感觸,所以我非常佩服哩位老人家!你哋又點睇?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慈雲山高佬
建築師
【走讀見築】
跟著建築中心走讀世界不同的建築
《墨西哥城:「漫熱」建築之旅之破格》#5
繼之前提到色彩和光源的大膽巧妙運用外,行程中不難看到打破常規的設計手法,勇於創新之餘,傳承著墨西哥獨特的文化。
大學建築不一定要莊嚴端正,如UNAM的校園地標 Biblioteca Central,遠遠已看到其花花碌碌的繪圖,成為視線焦點;個別教學樓的波浪型設計;平平無奇的行政大樓,以彩盒凸出作為對比,因而顯得不平凡。
公共圖書館、藝術文化和大自然的結合,如The Vasconcelos Library上空的巨鯨骨架和地面的雕塑展示;玻璃書架自上而下懸掛,與傳統的自下而上截然相反;外墻及地板大量選用玻璃,使室內外連成一體。既環保節能,也可在閱讀時享受大自然。
此行深深體會到think outside the box如何在當地全方位發揮,現今流行的cross over原來早已在墨西哥萌芽。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火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