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出戶 — 【沙發上的藝術館】

面對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香港以及世界各地著名藝術館相繼宣布閉館,包括香港藝術館、巴黎羅浮宮、倫敦國家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等等,紛紛改為網上形式虛擬展示作品。

虛擬漫遊藝術館網站:

  1. 香港藝術館

  2. 巴黎羅浮宮

  3. 倫敦國家美術館

  4.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現在即使安坐家中沙發上,大家仍可透過「虛擬遊覽」的方式,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穿越到不同世界級的藝術展覽。雖然網上形式不能複製藝術品現場觀展的震撼感,但它打破了傳統藝術館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給大家帶來新的文化體驗空間。
 
藝術館不僅是重要作品的寄存地,建築物本身也講述了不同城市對藝術文化的價值觀。我們這星期帶大家去欣賞世界不同的藝術館建築!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葉頌文
建築師


【建築隨意門】(新城知訊台)

除了分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精彩建築,亦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本土發展和相關議題的見地
 
節目共賞

  1. 香港藝術館」(嘉賓:馮永基建築師)

  2. 日本豐島美術館和犬島精錬所美術館」(嘉賓:黃德明建築師、李培基建築師 )

  3. 南韓阿拉里奧美術館和首爾國家現當代藝術博物館」(嘉賓:陳翠兒建築師、陳慧敏建築師、賴雪芬女士 )

  4. 常德右岸文化藝術中心」(嘉賓:呂達文建築師)

  5. 墨西哥Museo Nacional de Arquitectura;Museo Soumaya;Museo Universitario Arte Contemporaneo」(嘉賓:馮永基建築師)

  6.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嘉賓:馮永基建築師)

**節目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5時於新城知訊台播出,請大家密切留意。

香港藝術館新貌.jpg

藝術宮的外部拱頂顏色耀目.JPG

【筆講建築】(晴報)
由一群中心的建築師和會員撰寫,內容涉及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及城市發展的欣賞,進而讓人們反思對香港將來發展的願景和策略
 
人對建築空間的體驗,一直是槙文彥專業實踐的關注重心。而雅昌藝術中心和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這兩座建築,都能體現以人為本的建築設計,更展示了在城市不斷更生發展和日趨多元化之下,豐富城市品質的其中一個途徑。希望香港也可以有這類「人文建築」,讓市民享受優質的藝術空間之餘,也能洗滌心靈。
(摘取自《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文)
 
文章共賞

  1.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2. 擁抱維港的香港藝術館》(撰文:潘緻美建築師) 

  3. 墨西哥城的藝術宮》(撰文:張永雄先生) 

  4. 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撰文:林中偉建築師)

  5. 柳暗花明︰日本美秀美術館》(撰文:潘緻美建築師)

**【筆講建築】逢星期五刊登於晴報,請大家密切留意。


【建人建誌】
同大家分享日常的建築小記
 
《第一份建築功課》
 
在足不出戶和「限聚令」生效的抗疫日子裡,外出通勤的時間省略了,宅在家中的時間久了,腦海突然重溫「家」(Home)作為建築概念的思考:回想起自已讀建築的第一份功課,就是要設計一間屋仔(House),這個可說是還原基本步的建築課題。
 
究竟一間House是否必然是一個Home呢?Home是無形的概念,House是有形的實體,建築就是兩者環環相扣的實踐。
 
假設要做到「溫暖的家」這個基本要求,可以參考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屋仔對Hearth(火爐)的重視:整個平面(俗語「開則」)都是以火爐作中心,以風車的動態分佈功能和房間,再蓋上一個寬廣的金字屋頂,把室內空間裹在深深的屋檐下,實踐出有如洞穴般的庇護所(House as Shelter)。
 
然而,Wright設計的屋仔,是為一百年前美國近郊草原(Prairie)打造的「溫暖的家」。火爐和大金字屋頂這兩個建築元素,是衍生於那個時代那個國度的。我們自細畫屋仔就潛意識地畫三角斜頂和煙囪(連手機的emoji 🏠 也一樣),但我們現在居家隔離的房子有多少間是這個模樣呢?
 
再思考「溫暖的家」這個簡單要求。Wright想像的「圍爐」家庭樂,比對香港的萬家燈火,不就是一家人晚飯時圍在電線機前閒話家常的幸福時光嗎?「公仔箱」就是此時此地的Hearth。而這個讓每家可以各自圍爐的家庭電器,在半世紀前並不流行。聽嫲嫲的憶述,爺爺在家添置了新電視機後,整層的左鄰右里都會擠在門口一齊電視撈飯。這個回憶令我重新想像這個Hearth除了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的。於是當年我的屋仔功課,便把主立面設計成可內外一同觀賞的投影屏幕,把「溫暖的私家影院」和鄰居共享,有如逞現電影「星光伴我心」(Cinema Paradiso)的一幕:西西里島上的戲院被逼關閉後,戲院老闆把窗戶打開,將電影投射到對面樓的牆壁,免費讓街坊在廣場共賞。
 
今天回想,電視機已不再是家庭樂的焦點,電視內容甚至成為撕裂家庭的導火線。而串流平台和Wifi的無孔不入,讓任何大小的電屏變成家裡的mini-hearth。House的設計應體現此時此地對Home的追求和響往。當日的屋仔設計概念,是時候翻新了。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
蔡杰宏
建築師

AR CHOI_2.jpg

Shelley McNamara and Yvonne Farrell while students at UCD, 1974(網上圖片)

Shelley McNamara and Yvonne Farrell while students at UCD, 1974(網上圖片)

【建築101】
帶大家由淺入深去探索建築
 
《建築,其實唔難》#3
 
唔同城市、地區甚至環球,都有選美活動,各個代表燕瘦環肥,美貌與智慧並重;而唔同年代所選出嘅冠亞季,都會有些微變化,因為「靚」嘅標準係會改變。
 
建築界有個普立茲克獎 (Pritzker Prize),一年一度,選出嘅建築師唔係因為佢似吳彥祖咁靚仔,而係佢嘅建築設計正!嚟緊我會簡單介紹幾位,以及佢哋嘅作品。睇完你會有個概念:當代建築靚响邊?而建築師透過設計追求緊啲乜?
 
記住!睇人唔淨只睇個殼,仲要睇個心,心善則美;判斷建築物靚唔靚都一樣,設計意念、空間規劃、環境協調、用家感受等通通都要兼顧。
 
不過咁⋯有一種靚係timeless,永垂不朽,好襟睇。由於字數所限,大家唔好行開,下一節再講!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慈雲山高佬
建築師


【走讀見築】
跟著建築中心走讀世界不同的建築

《墨西哥城:「漫熱」建築之旅之墨國彩虹》 #3


別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僅彩虹獨有,這些鮮艷色彩,在墨西哥城到處可見。除了因節日而張燈掛綵的色彩外,建築的裏裏外外,自古至今所選用的顏色,大膽狂野程度有別於其他國度,充分展現著當地人的熱情爽朗奔放率性。
 
漫步於阿茲特克時期的墨西哥城歷史中心Centro Historico de la Cuidad de Mexico,塗上紅黃藍橙甚至粉紅色的建築比比皆是。地標之一的藝術宮Palacio de Bellas Artes,除了內外建築風格不一外(外部為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運動,內部為裝飾藝術風格),橙加黃色的圓形拱頂,配襯著壯麗精緻的白色大理石建築,非常吸睛遠處可見。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火妹

WhatsApp Image 2020-04-09 at 10.54.00 AM.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