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出戶 — 【活化建築】
相信不少人對歷史建築情有獨鍾,總覺得別有韻味,更喜歡探究其埋藏的豐富故事。
歷史建築是城市的標誌,亦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是人類活動的重要見證。隨著城市急速發展,歷史建築保存不易。活化歷史建築是近年保育的大方向,透過活化後既可保留其歷史面貌,也賦予了現代的意義。
這星期我們帶大家一起去探索歷史建築的深厚文化底蘊,也讓我們思索在新舊文化衝擊的時代巨輪之下中,歷史建築與我們的關係,以及保育和發展如何取得平衡。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葉頌文
建築師
【建築隨意門】(新城知訊台)
除了分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精彩建築,亦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本土發展和相關議題的見地
節目共賞
「Crown Wine Cellars和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嘉賓:梁以華建築師、林中偉建築師)
「新加坡倉庫酒店、百勝地鐵站、藝術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嘉賓:李培基建築師、傅秋梅建築師)
「大館」(嘉賓:林中偉建築師)
「虎豹別墅」(嘉賓:英國註冊建築師胡燦森、林中偉建築師)
「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嘉賓:林曉筠建築師、何心怡保育建築師)
「中電總部大樓和香港醫學博物館」(嘉賓:梁以華建築師、林中偉建築師)
**節目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5時於新城知訊台播出,請大家密切留意。
【筆講建築】(晴報)
由一群中心的建築師和會員撰寫,內容涉及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及城市發展的欣賞,進而讓人們反思對香港將來發展的願景和策略
「整體建築呈流綫型,沒有生硬的綫條劃分,弧形的玻璃幕牆使室內、外毫無隔閡,一切如此流暢自然,柔和地懷抱舊建築而輕觸大地,讓使用者和參觀群眾能輕鬆自由穿梭於不同時代味道的空間,體驗經歷歲月沉澱的歷史足迹;並可以從多角度與不同方位去細味新舊建築互相尊重、和諧共處的溫暖質感。活化歷史建築不單是保留建築,更要傳承當地、當時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世代相傳。」
(摘取自《摩星嶺上的懸浮建築》一文)
文章共賞
《摩星嶺上的懸浮建築》(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大館︰香港心臟的城市空間》(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十年磨一劍:大館》(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大館不同年代的建築風格》(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與時並進的José Vasconcelos圖書館》(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筆講建築】逢星期五刊登於晴報,請大家密切留意。
【建人建誌】
同大家分享日常的建築小記
《外賣走餐具,唔該。》
全球疫情已走過一百天,大多數國家已鎖國封城,地球因此得以有三個月喘息的空間。而香港實施「限聚令」剛過了一個月,為了保持社交距離,不少習慣外出用膳的香港人包括我在內,在疫情期間改到食肆自取外賣。然而,這可能觸發另一場環境生態危機,據統計,全港消耗即棄餐具的數量,推算高達每星期一億件之多。大多數餐具由塑膠(聚苯乙烯)製成,需要長達幾百年才能分解;加熱後,更會釋放出有毒化學物質。
自己過去兩個月亦選擇自取外賣,留在辦公室用膳。起初都不以為意,沒有叫餐廳不用提供外賣餐具,結果辦公室儲存數十對塑膠叉、刀、匙羹等。而每逢星期六、日又喜歡到家附近食肆自取外賣。用完膠盒會清洗乾淨,並且保留在家中,但數量之多彷如經營外賣餐館。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嘗試改變這種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例如使用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的物料來製造即棄餐具,如木、竹、不鏽鋼,或採用植物性材料(包括粟米纖維、馬鈴薯澱粉、穀物)取代塑膠。既可循環再用,又能減輕堆填區的壓力和保護海洋哺乳動物、鳥類、海龜等生物,因為塑膠已肯定是其一最致命的海洋垃圾!
其實,經此一場大流行的瘟疫後,世界秩序從此翻天覆地。不少人都覺醒地球已病了,需要時間休養生息,自我調節,恢復生態平衡。香港人亦已經身體力行,每天自備餐具,矽膠餐盒,輕便易攜;玻璃盒,清洗方便;外賣咖啡,自備保温瓶,冷熱皆可。而我亦每次提醒自己到餐廳外賣時,記得叫店員「走餐具,唔該」,省得一件,得一件。保護和珍惜大自然是地球村每一個人應有的責任,從「疫境」自強不息下,是時候思考我們是如何與自然共生、共存,改變生活方式並且順應自然。
作為建築師也一樣,做設計時也需考慮,物料應用在未來若需要拆除或改建時,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將是最低。建築師武重義(Vo Trong Nghia)便於越南,掀起利用當地豐富天然資源「竹子」作為原材料的建築風潮,推動了本土可持續建築。他的建築彷彿是一座生於自然,融於自然,最終歸於自然的建築。那自然建築的震攝力不禁令我們反思,不斷消耗天然資源來創作前衛建築,究竟對環境和社會盡了多少責任呢?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
陳晧忠
建築師
【建築101】
帶大家由淺入深去探索建築
《1.5米的敏感距離》
限聚令實施期間,全城食肆要嚴格遵守餐桌之間最少有1.5米的距離,以減低食客脫下口罩時感染病毒的風險。究竟社交距離要多少為之安全,是病毒漫延下全球關注的問題。不同國家都有不同方案:世衛建議只需隔1米,有西方國家就認為要拉闊到6呎(約2米)甚至一倍的12呎(約4米)。而香港政府就選擇了 1.5 米,這個敏感距離恰巧在香港的建築規範中就「老是常出現」。
無獨有偶,《建築物條例》裏提及的1.5米也經常跟公共衛生和安全有關:
有廁所或廢水設備的房間,須設有一扇開向露天地方(open air)的窗戶。露天地方的定義,就是一個上蓋無阻直通大氣層的空間,而它的水平尺寸均不得少於1.5米。舊式大廈的天井,就是這種露天地方。
所有住宅建築均須預留一條1.5米闊的通道巷(service lane),以作逃生或運送垃圾之用。背對背的唐樓都有一條3米闊的後巷,就是兩間唐樓各讓1.5米合併而成的都市景觀。
除了距離,1.5米 x 1.5米的面積也是「畫則」時常遇上的,在圖紙上會以一個虛線的正方形表達:
在無窗戶的房間裡裝設pantry之類的廢水設備,須設機械通風提供足夠鮮風以替代自然通風。而風量的大少可按1.5米 x 1.5米的參考面積作計算。
無障礙設計手冊裏,1.5米 x 1.5米代表了輪椅人士轉身的移動空間(manoeuvring space),是無障礙廁所,斜坡或走廊等必要考慮的參數。
走火後樓梯裡,需要設置一個1.5米 x 1.5米的臨時庇護處(temporary refuge space)讓行動不便的人士在緊急時可在這指定的空間等待救援。
消防員進入大廈滅火救援的主要通道要有1.5米闊。而消防𨋢前也須要有1.5米 x 1.5米的空間讓消防員可以整理裝備。
無論是微觀的人與人的距離,以至宏觀的城市建築物的間距,1.5米這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數字都仿彿無處不在,默默地保護城市人的安全。疫症漫延之際,無形的1.5米在都市裏變得立體,在人間製造了「負空間」(negative space),由建築的後場走上前線,跟全港巿民參與抗疫。
香港建築中心
蔡杰宏
建築師
【走讀見築】
跟著建築中心走讀世界不同的建築
《「築」 跡以外:墨西哥的人文風景》
當下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令很多人失去了生命,確是使人心碎,促使個人回想起墨西哥之旅,觸及有關人生觀的看法。在旅途中,欣賞建築以外,不同國家的人文風景,也可啟迪我們的視野和思考空間。
一個地方的傳統文化節目,是紀錄了當地的歷史,人物和周圍環境互動的文化產物,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化遺產更反映該地方人民的信念、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在墨西哥,一些傳統的節日與我們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別,例如:以慶祝亡靈節(La Día de los Muertos)為例,該節日是在每年11月1日至2日舉行,這節日來源自阿茲特克(Aztec)文化,托特克(Toltec)和納瓦(Nahua)民族文化,輾轉成為墨西哥文化的一部分,在他們的文化中,離世被認為是人生週期的一部分,逝去的人是仍然活在人們的記憶和精神之中,因此,多以斑斕的色彩和不同的佈置、物件、形式,展現對逝去者的尊敬和生命的喜悅,是以一個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這一個階段,在當地亦舉行一個藝術節,作為節日活動,不少藝術愛好者和知名藝術家參與展出其作品。這個節日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無形文化遺產清單中。
相關的墨西哥紙雕作品(papel picado);卡翠娜骷髏頭(La Calavera de la Catrina)更是代表性的裝飾,在這一個節日,這些裝飾是十分普遍,隨處可見,身處在節日當中,可以感受到異國風情和文化的特色。
卡翠娜骷髏頭是由墨西哥的版畫家何塞.瓜達盧佩.波薩達(José Guadalupe Posada)於1910~1913年創作,後期被著名的墨西哥壁畫家迪阿哥.利里維拉(Diego Rivera)繪畫在他的壁畫中西班牙文是名為「Sueño de Una Tarde Dominical en la Alameda」,英文翻譯成 Dream of a Sunday Afternoon in Alameda in 1946~1947。現在它已是墨西哥亡靈節中的吉祥物代表。自2017年在動畫電影 Coco(玩轉極樂園)中出現,後來便掀起熱潮,使墨西哥這個文化項目遍及不同的地方,如Halloween 在不同國家、地區流行起來。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張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