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晧忠建築師:《曾經滄海•灣仔中西交滙之行》

陳晧忠_曾經滄海.灣仔中西交匯之行_Resize.jpg

2018.04.27
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曾經滄海•灣仔中西交滙之行》

香港建築中心都神學苑(Docent Academy of HKAC)舉辦了第二屆建築導賞員計劃,為導賞學員進行實地培訓。

由金紫荊廣場開始,漫遊灣仔這多元的中西交滙城市景觀,一路南行,行經多年來數次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工程;途經《蘇絲黃的世界》內描述灣仔吧女生涯的酒吧區、香港首座私人營運的藝術中心、高聳入雲的中環廣場和重建的華潤大廈(低座),不斷為灣仔勾劃新的建築輪廓及天際綫,繼而踏進灣仔老區的生活年輪,再細味喜帖新人與「留屋留人」藍屋互相比鄰的日子。

香港開埠初期華人所稱的「灣仔」,原為兩個相鄰的海灣所組成的下環和灣仔,下環是港島北岸所謂的「四環」之一,它原來的海岸綫就是現今的皇后大道東。下環的中央地點是洪聖大王廟,這座古廟主要供奉庇護出海漁民的洪聖大王與金花娘娘。

隨着人口增加及貨運發展,當時英政府開發今天石水渠街一帶作華人住宅區,而洪聖廟及玉虛宮相繼於1860年代建成,標誌着華人在灣仔落地生根。為紓緩中、上環土地不足的困局,港府於1921至29年開展填海工程,先後填出了軒尼詩道、駱克道、謝斐道及貫穿其間的各縱向街道。填海工程終告完成,灣仔面積增加36公頃。

灣仔「市肺」修頓遊樂場,亦在填海所得的土地上出現,於不同年代發揮不同的社會功能。它在二次大戰時曾作軍事設施,於50、60年代區內學校會在修頓上體育課,晚上又變身平民夜總會,為基層市民提供廉價娛樂。

從1965年起至1972年,灣仔再次展開大規模的填海計劃,將灣仔的海岸綫不斷再向北延伸,填得的新土地近半都作為公共設施之用,如香港演藝學院、政府大樓群、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建築物無論在造型與功能上,均與告士打道以南的舊灣仔份屬兩個世界。

回顧百多年灣仔的海岸綫,從洪聖大王廟至金紫荊廣場,推前近了千米。灣仔區議會設計了一條「灣仔海岸綫歷史徑」,沿徑漫步,可親身體驗灣仔百多年的變遷,細味街頭巷尾的人文景觀、中西交滙的地標式建築,察看平民的生活百態。下篇續談灣仔建築。(二之一)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06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