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出戶 — 【建築大師】

084_Hong Kong Arts Centre_Platteen_R2.jpg

每個時代、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經典建築,也同樣有值得被後人所敬仰、銘記的建築大師,他們深深地影響當代人或後繼者對建築及空間的思考與實踐。
 
一個城市的建築,是反映人們當時當地的文化、歷史和社會價值觀。有些建築,我們或許不陌生,如華富邨、香港藝術中心、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等……但卻不知道背後建築師創作的故事、建築所代表的深層內涵意義。
 
這星期我們一起去探訪三位建築大師—貝聿銘、何弢和廖本懷的一些重要作品。他們每一位,都令建築設計史變得尤為壯觀,為時代寫下了經典。希望下次大家去參觀他們的作品時,另有啟發和感悟。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葉頌文
建築師


【建築隨意門】(新城知訊台)
除了分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精彩建築,亦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本土發展和相關議題的見地

節目共賞

  1. 我認識的貝聿銘」(嘉賓:馮永基建築師、葉頌文建築師)

  2. 你所不知的何弢故事」(嘉賓:馮永基建築師)

  3.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嘉賓:馮永基建築師)

**節目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5時於新城知訊台播出,請大家密切留意。

蘇州博物館 (網上圖片)

蘇州博物館 (網上圖片)


Skypost_170616_陳翠兒_華富邨與廖本懷 1.jpg

【筆講建築】(晴報)
由一群中心的建築師和會員撰寫,內容涉及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及城市發展的欣賞,進而讓人們反思對香港將來發展的願景和策略
 
「2019年5月16日那天,蜚聲國際的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與世長辭,享年102歲。作為後輩,無不對這位巨人的隕落黯然神傷。他一生的成就與驚艷的作品,折射出華人的睿智及東西文化、古今建築合璧的風采。他堅定地追求現代主義建築美學,運用爐火純青的幾何設計與嫻熟手法,塑造光影交錯的空間、洗練鉛華的細節,讓他的作品達到至臻完美的境界。」
(摘取自《建築界巨人貝聿銘》一文)
 
文章共賞

  1. 建築界巨人貝聿銘》(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2. 華富邨與廖本懷》(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3. 一代建築宗師︰何弢博士》(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4. 圍牆倒下︰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5. 柳暗花明︰日本美秀美術館》(撰文:潘緻美建築師)

  6. 多維傳承:澳門科學館》(撰文:潘緻美建築師)

  7. 落葉歸根:蘇州博物館》(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筆講建築】逢星期五刊登於晴報,請大家密切留意。


【建人建誌】
同大家分享日常的建築小記

《廢墟之美》

你可曾想像香港這座繁華的城市會有天變成一片廢墟嗎?

兩年前颱風山竹襲港後是香港最接近廢墟的狀態。不過當時縱使大廈玻璃被打碎,路邊樹木被吹倒橫臥街頭,地盤天秤被吹至東歪西倒,搖搖欲墜,第二天全城照樣準時返工復課。市面的亂況很快被日常的循環迅速糾正,城市運作轉瞬回復正常。我城百折不撓,有著驚人的韌性,要令她墮落成廢墟,大自然的力量還差得遠。
 
不斷追求發展增長的城市,有如打了類固醇般亢奮地增長,新建築物爭先恐後拔地而起,過時和無經濟效益的舊建築則被推倒輾平。要想像高度發展的城市變成廢墟,恐怕要有瘋狂的想像力。
 
我曾接觸過不少歷史建築的修復和活化項目,總是有種感覺:工程展開前到訪的建築,都比修復活化後的環境更具靈魂。人去樓空留下的軀殼,經歷時間洗禮,散發著時光逝去的淒美。葡萄牙建築師 Alvaro Siza 曾說過,修復後的建築總帶有一種失落感,失去了時間流逝(passage of time)在建築上留下的痕跡。而這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就算科技和 BIM 有多先進也是不能複製和重塑時間所施加的作用。他的一位雕塑家朋友認為:「沒有什麼比美的廢墟更美了」(‘nothing is more beautiful than the ruins of a thing of beauty’)。Siza 的演繹是這樣的:廢墟之美,在於時間流逝的無形之手,把不重要和最脆弱的部分鑿去(deleting what is not essential),遺留了不完整的形態,讓人在腦海重構逝去的全貌。要看到廢墟之美,是要配合這個精神畫面的,否則只會見到頹垣敗瓦的亂象。
 
香港的歷史建築多是殖民地遺下的磚牆瓦頂。時間流逝的無形之手,在工藝的物料上流下不少痕跡:剝落的批盪露出磚牆井然有序的紋路、簷蓬下雨水流下如畫的淚痕、屋漏的瓦頂長出漂來的雜草、混凝土牆的裂縫擠出榕樹的盤根錯節。
 
今天眼前光鮮的城市,若有一刻,瓊樓玉宇要「倒了陣形」,時間流逝的無形之手,會把甚麼不重要和最脆弱的部分鑿去?建築物會遺下甚麼成為廢墟?寫字樓的玻璃幕牆會否只剩金屬框架?貼紙皮石的外牆會否剝落得變成一幅抽象畫?商場的玻璃中庭會否變成熱帶雨林?地下停車場會否變成水底溶洞?
 
香港最後成為廢墟的結局,似乎是終極幻想(FF)的科幻題材,有點遙遠。但若要我選擇這個城市的終章,如其要一個只剩華麗軀殼但街上滿佈行屍走肉和無靈魂的城市,我寧願選擇以一片廢墟作結,起碼可以留下時光逝去的淒美感,成就「絕世的風景」。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
蔡杰宏
建築師

AAA.jpg

Quinta Monroy Housing, 2004 Iquique, Chile (網上圖片)

Quinta Monroy Housing, 2004 Iquique, Chile
(網上圖片)

【建築101】
帶大家由淺入深去探索建築

《建築,其實唔難》#6

本地歌手陳柏宇有一首歌,叫《拍一半拖》;智利建築師 Alejandro Aravena 有一個項目,係「起半間屋」。兩件事起初聽落都有少少黑人問號。

話說智利政府「有批靚牛肉」,搵咗 Aravena 傾一個大 project:伊基克(Iquique)係智利北部重要城市,市中心有個成30年嘅貧民窟,有冇辦法幫手設計平靚正嘅房屋幫下基層市民?
 
Aravena:「預算係幾多?」
智利政府:「公價不嬲都係$7500美金一間屋,連埋地價、基建、水電接駁等等⋯」
Aravena:「假設一間屋只可住一戶人,你哩個預算只可以起30間大約300呎嘅屋,但嗰度有成100個家庭!」(真係鮑魚又唔見你益我⋯)
 
好在又比菩薩心腸嘅 Aravena 諗到條橋!首先,佢反對將窮人趕去城市邊陲,因為咁多年來响市中心居住搵食,基層嘅生活同人際網絡已經建立緊扣,踢走佢哋表面上可以得到一塊市中心靚地皮,但窮人會繼續窮落去,所以結論係原區安置。
 
Aravena 大膽提出起「半間屋」嘅概念,係先搞掂一間三百幾呎嘅房屋硬件,處理晒最難起嘅廁所、廚房、地基,然後等住戶自己起埋嗰半間屋,湊夠七百幾呎。另外,部分住戶可以用共居嘅模式,分享居住空間。
 
成個設計符合政府預算之餘,亦令基層市民對生活重燃希望,努力工作去擴建同改善自己間屋。最重要嘅係,間屋幾年後升值,令草根階層慢慢擺脫貧窮。
 
哩個社會房屋構思完全放開建築師的傳統美學包袱,而原本嘅貧民窟變成有秩序、有機及衞生嘅村落,智利政府亦可以用同等預算去協助更多基層市民。Alejandro Aravena 絕對係一位出色、善心嘅建築師,被選為2016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實在當之無愧!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慈雲山高佬
建築師


【走讀見築】
跟著建築中心走讀世界不同的建築

《中西橋樑的土耳其建築 –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1

去年五月隨香港建築中心暢遊土耳其建築,對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獨特的地貌和穴居仍記憶猶新,晃如太空人在月球活動般。
 
Cappadocia 位於土耳其東南面安那托利亞高原,約一千多萬年前,兩座火山爆發出來的灰泥和岩漿冷卻凝固後,沉積成不同顏色的岩層。經長年累月陽光暴曬,風霜雨雪侵蝕風化,把殘留堅硬的石灰岩和玄武岩,形成不一的岩石丘陵。峽谷起起伏伏,石筍石柱聳立,景觀奇特。
 
當地人就地取材,在石柱掏空建房,在岩壁開挖洞穴居住或建鸽舍,還開鑿地下岩洞用作貯物釀酒等。此外往地下挖掘建設深達八層的地下城多達30座,用以藏身避難。既沒有建築規劃佈局,也沒有選材用料設計,純粹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民被逼迫出來的求生智慧和潛能。

Cappadocia 這座地質和人民景觀兼備的露天博物館,記載著四千多年前地上地下洞穴社區生活、基督教發展及商業興盛的歷史遺跡,以至今天成為旅遊勝地,讓人神往。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appleapple

WhatsApp Image 2020-05-21 at 1.15.43 A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