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晧忠建築師:《山水之間 • 節氣建築》
2019.1.11
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山水之間 • 節氣建築》
最近為香港建築中心籌辦一日深圳建築之行,其中一個到訪建築是梧桐島。由來自台灣的環境整合建築專業團體「半畝塘」負責設計,其建立的理念是「讓自然回到城市,讓人回到自然」。
環境整合,需要各專業範疇之間相互溝通和協調。環境尺度由大到小,得包含建築、景觀、室內三種空間設計,而半畝塘就可以從頭到尾緊密結合,達到環境共享的最終目的︰一湖、四島、八節廣場、24棟節氣建築,構建山水之間的現代工作聚落。
24棟建築刻意不緊靠道路,沿地塊周邊退讓,留出足夠的綠色腹地,形成一個由城市走進自然的過渡空間,開啟了謙遜的開端。信步進入園區,展開在眼前的一池秋水,讓人感到豁然開朗,有賴建築師在基地中央設置一個生態湖,兩旁水杉木參天,綠意盎然。
每六棟建築為一組,在基地上給劃分成四區,以「春、夏、秋、冬」四季為名。在這裏工作的朋友可以在湖畔散步,享受滿湖的寧謐;還有環湖一圈的緩跑徑,處處都充滿讓人回歸自然,重點在創造人與生物共存的好環境。
這裏的建築是可散步的,每棟標準層都設計了三面開揚的外廊陽台,工作累了,可以走出來看看風景,呼吸自然氣息。外部鋼構的疏散樓梯,配以木紋鋁材裝飾條,巧妙地圍合外置大樓梯,既可遮陽,又能按不同樓層構成畫框,聚焦視野,讓人可以駐足停留欣賞如詩如畫的美景。
室內空間的布局,強調內外的視覺延伸,以及綠色植物的穿透感;在回歸本質的室內裝材料搭配下,空間顯得更純粹,也讓生活步伐與節氣的呼應更加明顯。從室內向外望,被綠意包圍的感覺更強烈。
梧桐島具體呼應24節氣的方式,從意象到具體,展現了不同層次。由基地內外的季節景致變化,及至每棟建築分別以24節氣命名。其實「半畝塘」的「節氣建築」是試圖重啟一種人與自然環境的「齊物」建築觀,一種追求適應自然的共享價值和建築體系的設計哲學。
這不禁讓我想起宋代慧開禪師的詩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背後的涵義是隨季節而變化、與時俱進的思維。當節氣轉換成規律,當思想落實成設計,一套呼應本土環境整合理論的理念便應運而生。(深圳篇之三)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2247984/山水之間•節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