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兒建築師:《釋放香港工廈潛力》
2017.08.25
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釋放香港工廈潛力》
缺乏居住空間是香港現在面對的嚴重問題,近年樓價不斷上升,已超越了收入可承擔的極限。市民只能以縮小居住面積來應對高昂的樓價,劏房式的細小居住空間漸變成常態。
其實不只是香港,提供居住空間也是其他國際城市要面對的問題。就如丹麥的哥本哈根,政府鼓勵以創新概念增加當地的住宅供應,例如把海港旁的舊倉庫和筒倉改建成住宅。由COBE & Vilhelm Lauritzen建築師設計的Kroyers Plads,就是把三幢300年的倉庫,改造成105個面積由79至250平方米不等的住宅單位,地面還有餐廳、商舖和超市等。
另外,由MVRDV設計的Frosilo,把舊有的圓形筒倉改成住宅。兩個倉庫都因有歷史特色而在轉型後變成極受歡迎的住宅。近年哥本哈根就因為新政策新思維而出現了不少很精采的住宅建築。
回看今天的香港,因為製造業北移,很多工廈其實已沒有工業,需要轉型發展。2010年,政府曾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准許樓齡15年或以上的工廈,可免補地價將整幢大廈改成作非工業用途,但此政策已於2016年暫停。
另一方面,近年同時出現了不少工廈劏房和用作其他藝術文化創作的用途,反映出社會上實在有這些迫切需求。但由於這些不合法的工廈劏房和用途缺乏安全規劃,也發生了不少悲劇。
香港政府若以創新思維面對問題,制定出可行的政策,既可解決工廈轉型需求的問題,亦可提供居住空間,使活化工廈成為利民的機會。此時亦可以總結過去活化工廈的經驗,作出改善,避免因活化造成逼走創意產業的後果;也可以在新的活化計劃中加入條文,要求提供低廉租金的空間支持香港的創意、文化和藝術的發展;訂立最低的居住空間指標,給年輕人提供共享的生活居所。當中也要鼓勵加入綠化及環保建築元素。
使工廈的活化轉型,不止令私人利益增值,同時能對環保、文化、藝術、社區關係,以及對社會居住需求作出貢獻。
期待今屆政府能以「新思維」帶來一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