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出戶 — 【建築遊之北歐「建築為人」篇】

dap_cover.jpg

建築中心在2015年6月舉辦北歐「建築為人」之旅,十二天我們走訪了北歐三大城市:瑞典斯德哥爾摩、芬蘭赫爾辛基、丹麥哥本哈根。
 
北歐三國,地理樣貌、人文風情各有特色,也各自有著獨特迷人的建築,雖然不儘相同,但共同的是它們的建築和城市設計都是以人為本、取法自然。

不管是公共空間如斯德哥爾摩的 Sven Harrys 美術館、教堂如赫爾辛基的岩石教堂、芬蘭的 Otaniemi Chapel、甚至是墓園如瑞典的林地公墓 Skogskyrkogarden,都呼應北歐人們尊重環境、與自然共生的追求。
 
在 "Danish Architectural Policy" 一書的首頁寫道:"Architecture is for People",強調人的存在與需要,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解決問題。著名建築如斯德哥爾摩的藝術地鐵、芬蘭浴室 Loyly、哥本哈根的海港浴場 Islands Brygge Harbour Bath、8 House、微軟總部、Superkilen 社區等,設計配合當地人的生活需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之餘,還增加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無不體驗出北歐的建築師對人的尊重。
 
這星期我們和大家一起「建築為人」北歐建築深度遊。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葉頌文
建築師


【建築隨意門】(新城知訊台)
除了分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精彩建築,亦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本土發展和相關議題的見地

節目共賞

  1. 北歐之丹麥哥本哈根篇」(嘉賓:陳翠兒建築師、李培基建築師、鄭秋瑜小姐)

  2. 北歐之芬蘭赫爾辛基篇」(嘉賓:景國祥建築師、李思頴小姐、謝煒洛同學)

  3. 北歐之瑞典斯德哥爾摩篇」(嘉賓:劉文君建築師、曾潔儀小姐、康梓泠先生)

  4. 北歐之續談丹麥篇」(嘉賓:陳翠兒建築師、李培基建築師)

  5. 非一般的公共空間 (1):丹麥哥本哈根」(嘉賓:鄧可欣建築師、郭黃斯齡建築師)

  6. 非一般的公共空間 (2):丹麥哥本哈根」(嘉賓:龔翊豪建築師、陳翠兒建築師)

  7. 非一般的房屋:丹麥哥本哈根」(嘉賓:龔翊豪建築師、郭黃斯齡建築師)

**節目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5時於新城知訊台播出,請大家密切留意。

DSC02432_resize.jpg

16729153_1156076367835587_2802972517104020872_n.jpg

【筆講建築】(晴報)
由一群中心的建築師和會員撰寫,內容涉及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及城市發展的欣賞,進而讓人們反思對香港將來發展的願景和策略
 
「建築為人。建築是我們生活的框架,它的價值觀和理念在形響著我們。建築作為一藝術形態,它表達人在此時空存在的意義。優秀的建築能提供對個人及集體上成就我們理想的環境。丹麥政府特別希望是給孩童及年青人,可以體驗建築創意的世界,明白建築如何的在影響著人類。-《丹麥建築政策》」
(擷自《丹麥建築政策︰以人為先》)

文章共賞

  1. 丹麥建築政策︰以人為先》(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2. 「建築遇人」-把建築教育帶進學校》(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3. 圖書館是芬蘭的人文地標》(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4. 圖書館是城市的人文展現》(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5. 芬蘭的建築設計比賽》(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6. 芬蘭浴室》(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7. 充滿童真和純粹的建築師》(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8. 丹麥海事博物館》(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筆講建築】逢星期五刊登於晴報,請大家密切留意。


【建人建誌】
同大家分享日常的建築小記

《洗白白》
 
疫症蔓延期間,在家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初生的小寶寶。除了鍵盤滑鼠和 zoom meeting,沖涼餵奶和換尿片也成了每天的 work flow 之一。沖涼的時候家人唱了一首叫《洗白白》的兒歌,我對此曲是毫無印象,但聽到歌的尾聲,卻有一句歌詞令我感到十分驚訝:「♫洗下個頭,長大做個建築師,畫則起高樓啊~♫」
 
對於一首童謠把小朋友未來事業的寄望設定成「長大做個建築師」,而非醫生和律師,令我感到大惑不解。要勉強把「洗白白」和做建築師拉上關係,可能是寓意著設計高樓大廈時,要「洗下個頭」清除雜念,保持頭腦清醒,有清晰的思維去做設計(?)
 
不少建築師都有「白色」潔癖,對純白色的建築設計情有獨鍾。既然兒歌把「白」和建築寫進了歌詞,我也借題發揮在此淺談一下有關「白」和建築的歷史脈絡。
 
白色的建築,幾乎都被定義為現代建築(Modern Architecture)。源於二十世紀初的現代建築運動,可說是替建築史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洗白白」。當時歐洲建築的主流是以古典復興的裝飾為主,現代建築的先鋒對此作出了猛烈的批判。他們認為這些由古希臘古羅馬借來的建築符號,並不能回應時代的精神面貌。在工業革命後和資本社會的興起下,出現了新的建築品種 - 工廠、辦公寫字樓、百貨公司等。同時建築的營造方式也受科技發展影響,出現了如鋼鐵和混凝土的新物料。社會和城市發展不再是由宗教教堂和貴族君王的宮殿主導。貼在建築外牆的希臘羅馬柱原本象徵的意義,已和建築本身的功能和結構脫節。Adolf Loos 狠狠地指控這些虛偽的裝飾就是罪惡(Ornament is crime)。回應時代的建築,應是由務實和理性的出發點做設計的。去掉多餘的裝飾,是現代建築「洗白白」的初衷。
 
現代建築也受到了繪畫藝術的交叉感染,著重表現點線面和抽象幾何的三維空間關係。Le Corbusier 的純粹主義(Purism)畫作,都是畫些杯杯碟碟和玻璃樽的日用品。他看穿了這些平庸工藝品由功能主導的形態和精粹,在畫中強調了它們的立體感和通透感。年輕時他走訪世界,到過希臘的雅典衞城,看到了巴特農神殿的白色遺跡在光影下表現出的美態,啟發了他對新建築的追求,由其反映在他的別墅建築設計中。當中 Villa Savoye 就是代表作。白色的外牆,強調了光影的對比,突出了作為純粹「居住機器」的美學。有趣的是,考古學家後來發現了巴特農神殿本來是塗有大紅大綠的鮮艷油漆,只是經年慮月的風化後油漆全部剝落,剩下白色的石灰石結構。「洗白白」的現代建築,去蕪存菁後,在光影下展現美態。
 
Le Corbusier的影響深遠,白色建築也轉瞬風魔全球,成了不少著名建築師的簽名式作品:葡萄牙的 Siza,巴西的 Niemeyer,美國的 Meier,西班牙的 Calatrava……
 
在香港也曾出現不少白色建築,不過由於氣候多雨潮濕,加上空氣污染令白牆長期「流眼淚」。建築物「洗白白」的保養工程所費不菲,不少白牆因此難逃被蓋上其他顏色的油漆或是貼滿磁磚的命運。
 
兜了個大圈,回到童謠的歌詞。「洗下個頭」之後「做個建築師」,大有「洗濕咗個頭,返唔到轉頭」的意味。或許作詞人的原意是想提醒家長,要謹慎勸諫兒女選擇這個行業,是要有堅韌的意志和決心吧!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
蔡杰宏
建築師

Image by CHoi.jpg

DSC_1418.JPG

【走讀見築】
跟著建築中心走讀世界不同的建築

《「築」 跡以外 : 「築」遊的體驗》

參加建築中心的外遊項目,第一次的體驗始自韓國之旅。

以參觀建築為主線,當然是建築中心外遊項目的主打,主題式的外訪參觀,更加聚焦,作為參與者,獲益良多,從資料提供到在當地的解說,都是吸引之處。近期製作的外訪資料手冊,墨西哥篇,更是定立新的標準。

參加者來自不同的背景,在欣賞各個建築項目,可有不同的角度,領會和感受,旅遊和生活的意趣,在於多元化,重點在互相欣賞和尊重。

從當年的韓國篇,讓參加者能夠欣賞不同風格的建築,今古並重,對思想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回顧當年的體驗,印象較深的兩個建築項目,分別是首爾的東大門廣埸和鎖具博物館(쇳대박물관),從兩個截然不同的建築項目,卻使人從中引發不同的聯想。

東大門廣場 DDP,處於首都的心臟地帶,展示建築界巨像的作品。銀灰色流線型的外觀,規模之大,使人眼前一亮,不規則的形狀,弧線,在不同的光影下,產生非常有趣的視覺效果,未來式的建築設計,相對在廣場內的傳統韓國的文物古蹟,給人一種時空穿梭的感覺,個人亦欣賞他國包容不同的文化,和較為創新前衛的建築設計風格,融合在相對含蓄的韓國文化中。欣賞這件標誌性作品之餘,視覺效果,卻引發思考當下個人在社會及經濟下的位置。

另一個參訪的小品建築,「鎖具博物館(쇳대박물관)」 也頗為吸引,博物館有如一個木箱,相對東大門是細小得多,沒有特別吸睛的外形,但卻沒有影響本人對這博物館的欣賞指數,內部是以清水泥,幾何結構為主,聽說博物館的展品是館長崔洪圭先生的私人收藏品。博物館的出現,來自崔先生對鎖具,五金的熱愛而得以實現。

比較欣賞博物館館主能夠從小看大,展示鎖具文化的意義,涵蓋不但止韓國門鎖,鎖匙的文化含意,更包含別的國家鎖具設計特色和文化意義,博物館的展品有特色及深具意義。

不同風格的建築作品,無論是外來的舶來品,或是本土的建築,能夠在社會共存,或多或少反映出互相包容,欣賞的文化,為生活帶來更多的意趣。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張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