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基建築師:《澳門「遊屋記」》

Skypost_181123_李培基_澳門「遊屋記」_Resize.jpg

2018.11.23
撰文:李培基建築師
《澳門「遊屋記」》
 

11月的第二個周末,位於澳門市區的50座建築物特別開放給市民參觀。被挑選出來的建築都反映出澳門過去500年來的發展。從登列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的文化遺產崗頂劇院,至學校、市場、辦公樓、領事館等,林林總總,令人目不暇給。

首先我參觀永樂大戲院,這是上世紀50年代建的,立面採用裝飾派風格,進入大堂後,可登上一樓的迷你戲院,或者直入主要作粵劇表演的大廳。原來這個安排並不是原裝的,業主為了善用設施,把原來兩層的戲院大廳改動,使場地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要。舊建築物的功能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保存下去。

第二棟參觀的是位於南灣的C-shop,由葡籍建築師馬若龍在2004年設計。它建於兩株大榕樹之間,外形與附近的商場成強烈的對比。它曾是文化局推廣創意產業的窗口,現在是花店,小巧的店舖讓消費者享有獨特和親切的感受。

「遊屋記」是澳門非牟利組織「建築與城市中心」籌劃的。活動主要分三種,以淺入深,視乎場地的性質,市民可隨便入內。他們安排穿着制服的義務工作人員提供導賞,某幾幢建築物更安排專家在現場作深入介紹,但需網上預約。

另外亦有漫步澳門、攝影比賽、閱覽室、遊屋打印等活動,通過實地造訪和與工作人員的交流,使市民對每日途經而重門深鎖的建築物增加認識。我詢問幾位義工,有的是大學生,也有在職人士,他們參與的目的是想多了解區內的建築物和背後的故事。

原來這一系列活動緣起自1992年一位英國女士Victoria Thornton,她在倫敦發起活動,竟然成為周年的盛事,世界其他城市如紐約、墨爾本、赫爾辛基、米蘭,都依樣畫葫蘆,她也因此而獲頒授大英帝國員佐勳章。澳門是第42個舉辦此活動的的城市,活動吸引了多少觀眾還未公布,但作為一位偶然旅澳的港人,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體驗。香港也有不少知名建築物和相關的故事,又有機會參與其中嗎?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214693/澳門「遊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