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晧忠建築師:《油麻地本土建築之行 》
2017.09.08
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油麻地本土建築之行 》
我最近於電台節目擔任嘉賓,講述香港建築中心所舉辦的油麻地本土建築導賞團。由於時間有限,不能詳盡介紹行程所有重點文物建築及本土社區特質,意猶未盡,所以借本欄再和大家分享油麻地獨有的傳統社區特色,及其令人着迷之處。
美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對「本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定義為「回應實際需要的民間建築,由熟知當地需要的本地人把建築融入環境,產生原生的感覺」。
油麻地最早期的發展可追溯至1870年代,英國佔有九龍半島南部後,當時居民以榕樹頭天后廟為中心,比鄰而居。除主廟外,兩側分別建有觀音廟與城隍廟,稍後在廟側兩翼增建書院及公所,成為九龍半島的最大廟宇群。廟前廣場成為當地居民社會活動之場所,是香港最早形成的「公共空間」。
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市民日常生活的喜好也反映在社區面貌上,因此沿着上海街便誕生了許多有個性的店舖。金銀首飾、中式裙褂、佛像神香、木器刀莊、鐘錶綢緞、蘇杭洋貨……經歷數十載,一代傳一代,盡是充滿濃厚人情味的老字號店舖。相比之下,倒模式的大型商場,連鎖經營的品牌商店在城市不同地方不斷複製,沒有個性,面目模糊。
上海街經歷點滴時間的累積及沉澱後,承載着不同世代的回憶,這種富有精神面貌的社區共同記載空間,在香港已屬少見。
上海街的兩旁大多是戰後的舊唐樓,仍保留前舖後居式的建築特色,以及垂直式的商業招牌;其餘戰前唐樓由支撑柱形成的拱廊,代表了當時南中國的典型建築類型。可惜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新發展項目猶如推土機般將原有社區推倒重來,高檔化的新社區推高租金,令原商戶和居民被迫撤離、被取代,舊社區面對士紳化(Gentrification)的壓力而慢慢消失,這些世代間的連結便很快消失了。
怎樣保留這些城市肌理和維持人與社區的互動關係,確實值得我們花心思去思考。(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