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出戶 — 【建築遊之越南「竹建築」篇】

Photo 1_Resize.jpg

竹建材在永續環境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亦是不少當代建築師的靈感來源。建築中心的越南「竹建築」遊,短短五天的旅程,我們除了拜訪被譽為全世界最會用竹子的建築師 — 武重義 (Vo Trong Nghia) 的作品,同時有機會與當地建築師交流,看到越南年輕建築師正在國際建築舞台上嶄露頭角的一面。

武重義的作品結合自然三大元素:陽光、空氣、水,並利用在日本所學結合越南傳統的竹籐編織技藝,巧妙融合到建築設計裡。建築創造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竹空間,也顯現出現代建築、城市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他的第一個引起國際注目的作品 - Wind and Water Café、位於峴港的 Naman Retreat、Naman Hay Hay Restaurant & Bar 等竹建築,都獲得了國際的肯定!
 
我們亦拜訪了不少新建築如 The Myst Dong Khoi、Industrial Brewery Pub;年輕建築師事務所如 Binh Thanh House、T3 Architects、MIA Design Studio,讓我們清楚看到在越來越多建築師的創意與努力下,越南紛紛湧現令人充滿驚喜的新建築。越南的天然資源豐富,建築師擅於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他們亦保留了越南的文化與特色,貫徹了將傳統與現代風格相融合的理念。

這星期我們帶大家一起遊越南建築。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葉頌文
建築師


【建築隨意門】(新城知訊台)
除了分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精彩建築,亦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本土發展和相關議題的見地

節目共賞

  1. 越南:竹建築」建築之旅 (一)」(嘉賓:景國祥建築師、張國麟建築師、關昕暐先生)

  2. 越南:竹建築」建築之旅 (二)」(嘉賓:馮永基建築師)

  3. 越南:竹建築」建築之旅 (三)」(嘉賓:陳翠兒建築師、李培基建築師)

  4. 越南:竹建築」建築之旅 (四)」(嘉賓:陳翠兒建築師、丁劭恒博士)

**節目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5時於新城知訊台播出,請大家密切留意。

Hoi_An_Atlas_02.JPG

Photo 22.jpg

【筆講建築】(晴報)
由一群中心的建築師和會員撰寫,內容涉及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及城市發展的欣賞,進而讓人們反思對香港將來發展的願景和策略
 
「武重義發揮了竹強韌、輕巧的特性,用泥漿浸泡和煙熏以防腐、防蟲,再用越南的傳統編織技術,構成為不同形狀的結構單元,打造了富有詩意與自然環境融合的有機美學,創造出開放的空間景致,推動了當地本土的可持續建築。他是一位將竹子在建築中用活了的真正匠人。通過建築,他將竹子帶入越南尋常百姓的生活,保護生態系統,提高城市生活質量,讓人更加親近自然和熱愛自然。」
(擷自《竹•21世紀的綠鋼材》)

文章共賞

  1. 竹•21世紀的綠鋼材》(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2. 以冥想增加覺知 》(撰文:陳翠兒建築師)

  3. 升級再造物料(Upcycling Material)》(撰文:陳晧忠建築師)


【建人建誌】
同大家分享日常的建築小記

《建築廚餘》

香港人都是精明的消費者,購買產品一定要選性價比最高的。若不幸買了較貴或質素稍遜的次貨,心情必然大受打擊,久久不能平復。「買樓」作為最昂貴的必需品之一,傾家盪產買下的一層樓當然要千挑萬選,決不能接受次貨。因此,香港的驗樓標準都是極嚴格的,一丁點的瑕疵也絕不能容忍。驗樓師檢驗過的單位,必然會被揪出天文數字的defects。整個單位鋪天蓋地都貼滿螢光memo紙的景象,何其壯觀。
 
劣質的材料和手工當然是不能容忍,但對徹底完美的追求,有時卻矯枉過正:一些自然物料的細微瑕疵,例如石材的花紋不一致或木地板的色差,也會因為美觀而被要求整片更換。因為外觀欠佳被拋棄的物料,最終命運就是長埋堆填區。
 
在古典建築的年代,建築物料都是手工精細的工藝品,就算有瑕疵也會因為不損整體裝飾性而被重獲新生。從前威尼斯還是繁榮的貿易港口時,很多石砌的外牆裝飾例如希臘羅馬石柱都是貨運之一,在搬運期間難免會有損耗。這些崩花爛裂的次貨(spoils),雖然賣不到好價錢,但經過建築師的想像力和工匠的巧手,「籮底橙」得以被融合到威尼斯的建築外牆和室內裝潢。十九世紀的意大利也有樓宇拆卸後,歌德式的門窗被保留達30年之久,再被重用成為另一座建築物的立面元素(維羅納的老城堡博物館),可以說是建築廢料循環再用的早期案例。
 
回到1975年的香港,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站清拆後,除了鐘樓得以在原址保留,還有立面的六根羅馬石柱被移植到尖東附近的一個噴水池旁,圍了個半圓形的露天廣場,屹立至今-這就是漆咸道南旁邊的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舊古典建築的結構柱,脫離建築的母體後,因其建築語言和工藝性可獨立存在,得以被重組成為城市另一端的公共空間。
 
現代主義在二十世紀成了全球建築主流後,建築著重體量和立體空間的表現功能,擺脫了古典建築的語言系統,而技術也由磚牆石柱變成了鋼筋水泥的白牆和金屬框架加玻璃。這些可經工業化量產的建材,令傳統工藝漸趨式微。今天就算是要走復古風格的建築物,外牆的羅馬柱也多以玻璃纖維混凝土(Glass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或仿石的瓷磚替代,而這些物料也是工廠預製生產的。
 
在現今流行量產的香港,拆掉一幢「現代」建築,恐怕難以找到任何一件建築元素是值得單獨保留的。而且建築多為整體性的設計,所有元素相互關連,從這個整體分裂出來的都難以有獨立存在的價值。
 
清拆建築物後遺下的瓦礫,是否還有重用的價值?中國建築師王澍就曾大膽地在寧波博物館中,以破碎的建築廢料作為主要的建築設計元素。和普遍中國城市一樣,寧波市因為城市發展拆掉了不少村落。王澍收集了這些被推倒的樓房遺下的磚塊瓦當,用作博物館外牆的掛飾。被推土機砸碎了的建材在博物館傾斜的外牆如水墨般躍動,近觀時雜亂的磚瓦被堆疊成亂中有序的質感,遠望時仿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王澍把粉碎了的歷史瓦礫重新組合,在城市的天際線上,以昔日的觸感和視覺回憶畫了一道新的風景。這個嶄新的建築概念,還有當地的工匠共同營造,為傳統工藝注入走向未來的生命力。
 
就如廚師能從一堆廚餘中梳理出新的食譜,減少浪費之餘又賦予食材新生。城市中的大小地盤此起彼落,遺下的大量建築廢料,可否啟發嶄新的建築設計概念呢?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
蔡杰宏
建築師

by Choi.jpg

WhatsApp Image 2019-05-30 at 3.17.24 PM(2).jpeg

【走讀見築】
跟著建築中心走讀世界不同的建築

《中西橋樑的土耳其建築 –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3

探索穴居生活,地下城是Cappadocia的另一亮點。自1963年被農民偶然挖出了首座隱藏千年的地下城,至今已有37座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了,其中最具規模和名氣的是 Kaymakli、Derinkuyu 和 Gaziemir 地下城。

這些地下城大小不一,有些更挖至地下40多米,建造深達八層。城內地道層層相連,部分地道狹窄至僅容一人彎腰前行才能通過,縱橫交錯,晃如迷宮。地道兩旁排列著無數石窟供居住,包括廚房、工作坊、水井、食物及武器貯藏等設施,還有殮葬專用的洞窟。除可容納數千甚至過萬人口在此起居飲食外,連牲口也有指定位置安放,此外從教堂及集會場所等遺跡可見在聖靈方面也兼顧到,深具規模。各座地下城都有通道相連,顯示已有當今小區互通的概念,把今日我們在地上生活的城市概念建造於地底。古人藏身於此艱苦地生活,前後長達800多年,就是為了躲避古羅馬人對宗教的迫害。 

似無而有規劃的地下城,從種種遺跡可見,昔日的社會結構已明顯存在。群眾在領導、組織及協調下有序地生活,可謂一個不折不扣的地下組織。

我們這群參觀地下城的建築愛好者,其後無不成了問題族,紛紛議論其通風隔音效果、排污挖掘廢料處理方法、人流物流如何疏導、沒有GPS怎可不迷路等等問題,相信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神秘的地下城是神來之筆,無法複製,讓人嘖嘖稱奇。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appleapple